树立法治思维 建设法治政府
第五节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从严治党,惩治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 息。"2013年1月22日,习总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彰显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表明新一届党中央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同时也 认识到反腐败的严峻形势。
"最强中纪委"成绩单
建树一:反腐刑也上常委 查处周永康
建树二:掀翻军中大老虎 拿下徐才厚
建树三:力挽狂澜治塌方 山西班子大换血
建树四:常态巡视全覆盖 反腐还杀回马枪
建树五:女官通奸被通报 开创反腐新常态
建树六:一年等于五六年 全年伏虎达四
1.十八大以来的反贪腐情况
2015年两会,两高报告关于2014年反腐工作的统计显示,被依法查处的腐败分子人数延续了近年来的攀升趋势,职务级别更是显著提高。各级法院审 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1万件4.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5.2%。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41487件55101人,人数同比上升 7.4%。举国关注的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被依法办理,一些"小官巨贪"也被查处。
综合运用各种反腐手段:
网络举报比例占三成多:商人是网络举报的主力军
情妇举报5起
打"大老虎"牵出"小老虎",互相揭发中央巡视结果
十八大以来83名厅级以上官员的腐败样本调查——南方周末
(1)贪腐的数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大官大贪: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据媒体报道,北京阜成路徐才厚二千平米的豪宅地下室堆放着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大量现金,以及各种名贵的金银珠宝,古玩器具和字画!检察部门在徐才厚及家属、女儿的多处住所抄查到资金和财物总值高达16亿元。
中官巨贪:2015年4月27日最高检通报全国检察机关2015年第一季度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有关情况。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徐进辉列举云南省第一人 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受贿一案。2005年至2014年,王天朝利用职务之便,受贿共计现金人民币3500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8000余万元的房产100 套、停车位100个。
小官巨贪:2014年11月12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家中被搜出上亿元现金,37千克黄金,68套房产。
(2)贪腐手段之隐蔽,方式之多样化
经过了多年的"历练",贪腐官员们从简单的权色交易、权钱交易,"进步"到了贪腐行为像"空中有鸟飞过,但是不留痕迹"。
【案例】薄熙来
薄熙来受审时的法庭调查显示,其位于法国尼斯地区的枫丹·圣乔治别墅(挂牌695万欧元)。交易程序之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为了不让薄家人露出水 面,同时为避税,徐明与法国人德维尔等设计了用公司方式购入房产并进行管理的一整套复杂方案。枫丹·圣乔治房产公司名下的资产实际由罗素地产公司拥有,但 薄谷开来是该公司实际所有人与唯一获益人,因此该别墅应属薄家。
(3)贪腐呈现出家族化团伙化甚至集团化的趋势
【案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本人忏悔,称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不仅全家男女老小参与腐败,也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坏了政治生态。
(4)贪腐呈现系统性腐败现象
南方都市报2015年2月14日利用假贸易真融资之机侵吞国有资产、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受贿……省国资委纪委13日通报:去年12月底,省国资国企系统立案50件78人,是上一年度同期立案数的10倍,是过去10年立案数的总和。
国企腐败主要问题集中体现为"四化":
①党的领导边缘化
②经营决策行政化
③个人私欲膨胀化
④制度笼子虚设化
2.以法治思维建设廉洁政府
习总书记2013年1月22日中纪委全会上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决战之年。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中全会《决定》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三中全会《决定》
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四中全会《决定》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四中全会《决定》
(1)廉洁政府建设重在预防
一是提出预防理念——第四届国际反贪污大会指出:消除贪污、腐败要以预防为主。这说明,"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预防腐败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共识。
二是组建预防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
三是确定预防部位和领域。
①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预防;
②对易发生腐败活动的重点环节的预防;
③对高级官员、特殊政府部门中退职的官员、易于产生腐败行为的官员以及曾对政府官员行贿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控;
四是建立预防机制。
①高层协调机制。如韩国每年要召开3—4次"腐败关系部门协议会"。
②国际合作机制。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缔约国应当就打击公约规定的腐败进行国际合作,建立包括引渡、司法协助、执法合作等合作机制。
③廉政评估机制。 根据公众对腐败问题的投诉情况和公民问卷调查结果等,制定政府部门清廉评价指数并以白皮书方式向社会发布。清廉指数低的政府部门的部长要定期在媒体上轮流接受公众和专家的质询。
④合理薪酬机制。
⑤信息公开机制。
⑥社会参与机制。
⑦防止私营部门腐败机制。很多国家制定了私营机构廉洁的标准和程序,促其形成良好商业惯例,制定私营部门的会计和审计标准,并酌情对不遵守措施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有效地防止公职人员和私营企业主的勾结。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四中全会《决定》
党内法规严于国法:
2014.6.8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中信保原副总经理戴春宁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的消息时,除了"贪巨款" "收巨贿"等表述外,还使用了"与他人通奸"的措辞,引起热议。
6.9中纪委专门在官网上撰文解释称,法律中未对通奸作出定罪的规定,但党纪中则有明确规定,足见党纪严于国法。这是近年来中纪委首次以这种方式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截止到2014年,12名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被公开通报通奸。
3.制度反腐的改革路径
明王朝立国之初,对贪官污吏的惩治非常严厉,朱元璋规定:"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赵翼《廿二史札记》)。贪污60两银子以上,就是死罪,不但要枭首示众,还要剥皮实草。每个地方衙门的旁边,都设一个剥皮行刑的皮场庙。
(1)制度构建:宪法法律,党章党规,是节制权力的根本力量,也是保证权利的根本力量。
(2)制度创新:巡视制度。
制度反腐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
(1)制度构建: 《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作了完善:
①修改了贪污罪和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情节"+"数额" 。
②增加"财产刑",让行贿人"吐出"不当获利。
③增加规定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来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向其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人员来行贿的犯罪。
④增加了对一些禁止从业性的规定。
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30亿元。而检察机关针对不法分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贿腐蚀干部,查办行贿犯罪7827人,同比上升37.9%。
(1)制度构建
完善制度构建借鉴思考:反腐败总法规+配套的分类制度。
制度注重预防性而非惩罚性的规定
借鉴:美国的《从政道德法》,韩国的《防止腐败法》,新加坡的《公务准则》,日、法、德等国的《公务员法》等。分类法规如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别 法》,印度的《中央文官行为准则》,法国的《法官章程》、《议会工作人员章程》,德国的《腐败预防准则实施建议》等。各国法规制度注重上下衔接,构成体 系。
预防性制度内容主要有:财产申报、人事任用回避、限制公务员家属从事某些营利活动、限制退休公务员从事经营活动、公务员收受礼品和接受宴请、公务接待等。法规对这些事项规定得非常具体,使每个公职人员都能"对号入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很强。
(2)制度创新:反腐制度创新的一扇"小窗"——巡视制度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
据统计,2014年以来,"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等新举措不断推出,中央巡视组发现的有价值线索比过去增加了5倍,制度创新的威力初步彰显。
专项巡视,更加凸显问题导向,更加灵活机动,能够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进行"扫描",甚至可以就一件事、一个干部派一个巡视组,彻底把问题搞明白。 "专项巡视"等于给巡视制度加上了"精确制导"。
4.启动猎狐行动,构筑追逃追赃"全球天网"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裸官"暴露监管制度的漏洞。
"猎狐2014"证明:家属移居海外、非法财产转移、"裸官"外逃成为"裸官"到"贪官"的三部曲。
中国政府发起的海外追赃追逃行动在两份报告中也都有所体现。不论是追逃追赃还是审理程序,都将确保把外逃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中国公安部2015年1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自去年7月至12月底,为期半年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共从6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抓获外逃经济犯罪人员680名。其中,缉捕归案290名,投案自首390名。
追逃追赃"全球天网"日益完善,在为中国挽回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贪腐行为起到巨大震慑作用,是中国全方位、立体式反腐的重要一环。
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已对外缔结39项引渡条约和52项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建立了司法与执法合作机制,已初步构建起追逃追赃的国际合作网络,切断贪腐分子的海外逃逸途径。
2014年北京APEC会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第一个由中国主导起草的国际反腐败宣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尚未与中国签订引渡条约的国家,参与宣言签署,中国对跨境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
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近日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加大全球追缉力度。红色通缉令彰显我国强力反腐的决心,释放出贪腐者虽远必追的强烈信号。
课程小结
建设廉洁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政府作为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主体,能否自觉接受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直接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