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含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幼儿园(含特珠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十三五”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事教继函〔2017〕27号)有关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制定本指南。
一、学习内容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2018年我省各级教师培训应突出重点,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为核心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融入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职后培训全过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宣传,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认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使命与职业责任,,积极践行“四个相统一",当好学生“引路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018年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科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主要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和国家公布的新课程方案和标准作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分类、分层、分科设计培训方案和培训课程体系,体现“师德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引领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中小学幼儿园、 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系用“统一性+灵活性”的课程设置模式, 形成专业通识课与学科专业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在执行过程中应科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需要合理安排差异化课程学习 。 初级教师应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 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骨干教师应侧重总结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 。高级教师要注重凝练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 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科日培训的组织实施,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分级负责组织实施; 省负责骨干教师、紧缺急需学科骨干教师和培训者培训等省级示范培训;市负责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县负责初任培训和全员培训。
(一) 幼儿园教师专业科目要求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及内容以因地制宜、 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开放灵活为原则,加强专业引领,强化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
1,专业通识课
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重点, .主要包括教育哲学、教育伦理与教育幸福、科学美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发展史、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文学、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教_师专业发展、优秀幼儿活动案例等内容。安排有《教育哲学》、《中西文化》、《科学探索》、《艺术欣赏》、《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l南》、《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 (试行)》、幼儿园教师师德修养、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课程。
2.学科专业课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或新任教师培训,下同), 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班级常规管理,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幼儿园环境创设, 基本职业技能训练等。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或为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下同),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幼教改革与发展新动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新内容,园本教研,班级管理艺
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或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开展的培训及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的培训, 下同),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改革和发展的新动态, 学前儿重发展中的问题与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二) 小学教师专业科日要求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及内容要紧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学科课程标准为重点内容,加强师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
1.专业通识课 -
以提升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重点,主要包括师德修养及教师专业素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教育政策法规、班级管理技能、课堂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等。
2.学科专业課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集例分析等。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学科新知识,课堂有效教学,学科教学技能、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经验分享等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科改革和发展的新动态,教学案例与反思、学科教研、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等。
(三) 初中教师专业科日要求
初中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及内容要紧扣初中教师专业标准,以学科课程标准为重点内容,加强师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
1.专业通识课
以提升初中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重点,主要包括师德修养及教师专业素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教育政策法规、班级管理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等。
2.学科专业課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技能等。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日学习侧重学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教学研究与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辅导、教学案例分析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学科教学设计、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教育教学研究实验、信患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等 。
(四) 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科目要求
普通高中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及内容以按需施教、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注重实效为原则,强化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教学能力 。
1.专业通识课
主要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师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案例,高中生心理发展研究,青少年学习行为研究,当代教育思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班级管理等。
2.学科专业课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日学习侧重高中学科教学设计、教材教法解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等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学科知识素养、反思性教学、学科问题研究方法、命题方法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国家和省课程再开发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側重有效教学理念与方法、学科教学案例评析、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教师培养与教研团队建设、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课程开发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与指导、校本教学研究等。
(五)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科目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学习以按需施教、
突出实践、注重实效为原则,强化实操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1.专业通识课
着重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教学科研,学生心理发展研究,青少年学习行为研究,当代职业教育思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班级管理技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2.学科专业课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 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方法与策略,职业资格及其标准,技术技能人;t成长规律、 学生校内外实训实习组织、 初步的教科研与专业发展能力等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专业前沿和先进技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设计,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教学方式方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职业教育知识素养、反思性教学、多元评价方法,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相关研究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职业教育发展前:沿 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教学反思与评价、信息技求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青年教师培养与教研团队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开发,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
(六) 特殊教育教l师专业科目要求
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及内容要从特殊教育的实际出发, 以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围绕特殊需要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加强师德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科研、康复训练的能力。
1.专业通识课
着重于提_升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及专业素养、《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解读、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各类特珠需要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情绪与行为娇正班级管理技能⊠学科与l综合主题调整教学技能、初步的康复训练技能、教学辅具的开发与使用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心理调适与輔导等。
2.学科专业课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側重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 学科教学设计、辅助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案例分新等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学科教材教法研究、辅助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特殊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经验分享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个别化教学理论与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方法与指导、学科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教育康复领域专业发展新内容、 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等。
(七)幼几园园长专业科目学习内.容
幼儿园园长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学习内容着力于培养幼儿园园长树立幼儿为本的办园理念;把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提高园长规划幼JL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
1.专业通识课
着重提升幼儿园园长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主要包括规划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解读,幼儿园领导与管理、中外幼儿园教育思想理论、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心理、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
2.学科专业课
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新任或拟任幼儿园园长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帮助幼儿园园长掌握幼儿园管理基本规范,树立专业信念,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切实担负起规划幼儿园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保育教育、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的专业职责, 做一名合格园长。
园长提高培训, 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掌握开拓园长视野、提高业务能力,更新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对现代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依法治园的能力 。
园长高级研修,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加深对幼儿教育的专业理解和掌握,提升园长的领导力和管理水平,总结交流幼儿园管理经验,梳理提炼办园风格和办园特色, 努力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园长等 。
(八)中小学校长专业科日学习内容
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学习内容着力于使中小学校长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 青 ,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提高中小学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促进学生发展六大专业能力。
1.专业通识课
着重提升中小学校长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中外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教育领导与学校管理、教育政策法规、学校教育与管理心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校本研修管理、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等内容。安排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文件解读系列课程。
2.学科专业课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新任或拟任校长培训), 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教育科学新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 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
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学校管理规律,了解并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其专业科目学习側重国内外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案例分析与研究、学校改革发展趋势、学校管理专业发展新内容、凝练学校特色、创建稜园文化等。
(九)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科日l学习内_容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继续教育的专业科目学习重点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 引领教师成长、 优化内部管理和调试外部环境六大专业能力。
1.专业通识课
着重提升中职校长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中外职业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解读、职业教育管理与心理、校企合作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中等职业教育l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趋势等内容。
2. 学科专业课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新任或拟任校长培训), 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履行岗,位职责典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学
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基本原理、现代教学理论与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提高培训,其专业科目学习侧重树立新理念、学习l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包括现代职业教育新思想与新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创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经济形势和l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等。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级研修,其专业科目学习側重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成果,包括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经验探讨、分享和借鉴,l典型案例分析与研究,学校改革发展趋势,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等。
二、学时要求
中小学校教师 校(园)长接受继续教育每五年为一周期, 每年应当完成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年度继续教育任务,五年合计不少于60天或36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学习每年一般安排7天或42学时; 一天不足6学时的, 按实际学时计算l。
三、学习形式
中小学校教师主要采用院校集中培训、跟岗实践、返岗实践、网络研修、跨区域合作及境外研训和校(园)本研修等方式进行 。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科目学习形式主要以集中培训和跟岗实践为主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科目学习形式主要以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企业实践、挂职学习、境外研训为主。
四、有关要求
(一)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学习监管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的暫行办法》(粤教继(2013〕2号),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审核登记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实行"省、市、县(市、区)"三级管理,按"谁主办、谁审核"的原则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登记学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教师、校(园)长接受继续教育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教师、校(园)长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应当列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重要条件。
中小学幼儿园等用人单位应支持、督促并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问,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要认真做好自身专业发展规划, 自觉参加继续教育活动, 連守学习纪律和有关制度,按时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内容和课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水平。各施教机构要适应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科学制订培训方案,不断提升专业科目教学质量,要精心组织实施培训,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绩效评估考核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二) 落实教师盤续教育经费保障
各地要认真执行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小学校教师、校(园) 长继续教育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額的1.5%的比,例落实培训经费。各学校要落实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同时,要充分发挥 “强师工程″奖补资金作用,保证专款专用,用足用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